05后对父母儿时生活知多少来自西北偏远小镇初中的微调查

首页 » 影视问答 » 正文

原标题:05后对父母儿时生活知多少

——来自西北偏远小镇初中的“微调查”

编者按

这篇调查,来自一所西北偏远学校的初中生。虽然调查方法和结果未必完全科学、准确,但同龄人视角原汁原味地反映了这个阶段一部分孩子的心声,是他们的自我发现,特此刊出。

——————————

习惯了父辈付出的05后,更多是在享受来自父母的呵护与照顾:从衣食住行到学习交友,处处关心,时时关注——尤其是学习。而对于父母表现出的“过多”的关心,不少05后很不理解;对父母在交流时的口头禅“我们那时候”,更是有些不耐烦。

“我们那时候”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带着疑问,景泰三中八年级小记者团(以下简称“小记者团”),主要针对13至15岁的七八九年级学生,随机发放200份“你对父母小时候生活了解多少”的调查问卷,随机调查了部分05后群体以及他们的父母。小记者团试图回到父辈小时候,把“我们那时候”从一句话变成一个个场景、一个个游戏、一幅幅画面,通过“拉近”年龄转而“拉近”心与心的距离,架起两代人的桥梁,并对父母多一分理解。

多数受访学生对父母小时候生活了解有限

根据小记者团的微调查问卷,对父母小时候的生活,7.5%的人是“不了解”或“完全不了解”,12.5%的人是“一般性了解”或“了解很少”,67.5%的人是“了解其中一部分”,12.5%的人是“了解比较全面”或“了解较多”。

从这组统计数据来看,大部分受访学生对自己父母小时候生活的了解是局部的、有限的。小记者团在社会调查中发现,缺少交流是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

在访谈中,一些受访的同学告诉小记者团,父母很少谈到类似话题,他们把更多的关注投入到孩子的学习上,与学习无关的东西都被认为是“不务正业”。

农田劳动是05后的父母的主要负担

在受访的05后的父母中,近70%为中小学文化程度,其中只有小学学习经历的近10%,高中、大专学历的还不到20%。

他们多半来自西北地区的农村,多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他们成长的年代,物质生活条件较差,家长几乎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解决一家人吃穿上。

八年级陈启多的妈妈告诉小记者团,那时因为家里穷,没有什么零食,连水果都很少吃。夏天,听见屋外“卖冰棍喽”的吆喝声,他们会冲出去,用积攒多时的零用钱,买上一根5分钱的冰棍,开心地吃起来,并幸福一整天。而那时他们最大的心愿就是天天盼着过年,因为过年可以穿新衣服,能吃好吃的——水果糖、花生、瓜子、大豆等。

尽管当时农村已包产到户,生活有了一定的改善,但还是有一部分家庭没有“多余的闲钱”供他们继续上学。

与现在的孩子相比,受访的05后父母告诉小记者团,在他们的小学、初中阶段,作业不多,也没什么学习资料,大多在学校就完成了。他们那时的学习负担不重,学生本人对分数的关注度也较低,一般没有班级排名,学校也没有各种考试成绩的评比,家长更是不怎么理会——主要是没时间、没精力。

当时,他们的学习条件也不是很好:学校的桌椅板凳是用了多少年的,破旧不堪。不少05后家长告诉自己的孩子,那时,他们要用家里的鸡蛋去换8分钱的作业本或2分钱的橡皮擦。至于文化课的学习,基本谈不上。有特别爱好学习或读书的孩子,会想方设法找一些书来读,但那时书籍都比较单一,不像今天这样丰富。

而真正对他们形成负担的,是要在课余时间完成许多家务活儿,需要在大段的空闲时间参加农田里的各种劳动。

五花八门的游戏是回忆中的珍宝

受访的05后父母告诉小记者团,当时他们的业余生活大概有这样几类:一个是帮家里人做家务,如挑水、洗衣、做饭、拾柴、割草、喂猪、喂鸡等。家里有弟弟妹妹的,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帮父母照看弟弟妹妹。另外,遇到星期天、节假日,还要帮大人干农活儿,如放羊、看瓜、掰玉米、拾麦穗等。年纪越大,责任越大。

小记者团在采访八年级马世杰同学的爸爸时,他说:“那时,父母很忙,我们什么家务活儿都干。每到晚上天快黑的时候,就盼着父母早点回家。记得每当听到父亲拉着骡子的铃铛响时,可把我乐坏了——父母终于回来了。”

从娱乐的角度讲,在20世纪80年代初,对广大农村而言,只有乡政府、经济情况好一点的大队(现在的村委会),才买得起电视。对孩子们而言,能看上电视的更是凤毛麟角。那时,多数受访的05后父母最期待的娱乐活动就是看电影。偶尔有一场电影,他们很早就要到露天场地圈占地方,事后要讨论好长时间。有时候,相同的影片在不同的地点放映,他们要跑很远的路,看上好几遍,对于电影中的一些桥段、台词更是烂熟于心。

对受访的05后父母而言,小时候的玩乐大多是就地取材,比如,土疙瘩大战、打泥巴饼、跳房子、抓石子、捉迷藏等;有些则有技术含量,比如,制做弹弓打鸟雀,用较细一点的钢筋制做铁环,还有丢沙包、跳皮筋、玩陀螺、打卡片等;也有比较带文艺性的,比如,在地上画画,玩过家家等。一些男孩还利用家中废弃用品自创了许多玩具,比如,水枪、火枪、哨子、笛子、小汽车等。

在采访八年级戴宝燕同学的妈妈时,她说:“我认为最好玩的是掏石子——也叫走窑,就是在地上挖十来个小窝,每人拥有一定相同数量的石子,按照约定好的规则,先丢后收,最后等到所有的窝里的石子被收光的时候,看谁收到的石子最多,谁就是最后的赢家。这种玩法是直接接触土和石头,比较费手;玩过之后,指甲也被磨得秃秃的了,指甲盖周围会起来很多肉刺。”说完,她又补充了一句:“但是,我们谁都不介意。大概是‘痛并快乐着’吧!”

小记者们发现,家长们在谈论这个话题时,往往脸上带着笑容,神采飞扬。那些五花八门的游戏是他们回忆中的珍宝。

05后如何看待父母小时候的生活

小记者们在调查中发现,对那些“不了解”或“完全不了解”父母小时候生活的部分学生来说,单凭他们懵懂的认知,就觉得父母小时候一定比现在的自己快乐幸福,幻想父母的少年时光,完全是无忧无虑的。这种仅限于“玩乐”的认知是很不全面的。

而对父母小时候生活“一般性了解”或“了解很少”的受访对象,基本都是很羡慕自己父母的童年、少年。他们羡慕父辈的理由很简单:没有太重的学业负担,没有太大的同辈之间的竞争压力,没有太多的社交恐惧。与此同时,他们都带有好奇心,想进一步了解父母小时候的生活。

而“了解比较全面”或“了解较多”父母小时候生活的,年龄都偏大一两岁。他们对父母的了解更全面,更透彻,视野也更开阔,感受更深刻。

也有同学持不同的意见。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九年级同学说,“05后的父母,小时候都吃苦耐劳,能在极为艰苦的生活中磨练自己,并从中寻找快乐。如果让当时的他们,现在来进行我们的体育测试,肯定不是满分。像我这样过早地戴上高度近视眼镜的人,也很想像他们一样拥有淳朴的黑眼睛。”

在这位同学看来,现在的很多孩子,不是营养不良——若有,也是挑食、偏食造成的——而是营养过剩。“虽然科技在不断进步,物质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但孩子们除了电子产品,都‘不会玩’了。这真是需要大家深思的问题,我们不能在生活中迷失最初的‘本我’。”这名同学说。

综上所述,小记者团进行换位思考:现在我们是学习压力山大,我们都想穿越到父母那个无忧无虑的时代,整天与同伴们疯玩,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可是也许我们的父母也在羡慕我们呢。我们现在有着很好的学习条件:整洁的书桌,现代化的教学设施,有专业的教师指导我们。可他们那时候只能坐在破旧的教室,用着破旧的桌椅学习,教师的层次也参差不齐。他们也羡慕我们的业余生活——我们可以在空闲时看看电视,读读书。可是我们的父母呢?他们有着干不完的家务活,节假日只能跟随他们的父母下田劳作。他们也羡慕我们的衣食住行——穿自己喜欢的衣服,吃自己喜欢吃的美食,住着宽敞漂亮的楼房,骑着自己心爱的单车。想想我们的父母,他们那时能有什么呢?现在的衣食住行,无论哪个方面都完胜那个年代,但在精神世界,似乎有我们所不能企及的东西。

小记者团希望父母能多讲讲过去的事。他们认为,通过这种方式复原父辈的生活,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曾经的方方面面,能增加孩子与父母的交流的机会,消除子女与父辈之间的代沟,有助于改善彼此的关系,增进亲情。

(指导教师:刘自学 李仁仁)

张梓筠 陈启多 马世杰 戴宝燕 王楷心 李昱锋 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第三中学八年级小记者团

05后对父母儿时生活知多少来自西北偏远小镇初中的微调查

为什么父母一定要让孩子上大学?

天底下父母都一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人中龙凤,希望孩子以后能过得轻松。可是很少有父母告诉孩子,为什么一定要考大学?可能父母学历低,要说原因的话,也说不出什么,但他们明白不吃学习的苦就要吃生活的苦。在我上高三那年,我的妈妈看着我很是一般的成绩,语重心长的对我说了很多话,也让我坚定了上个好大学的信心。到底为什么父母一定要让孩子上大学?

1.不想让孩子像他们那样生活。我来自一个偏远的小镇,在我们学校大部分同学的父母都是农民工,每天干着最累的活拿着最低的工资。我们家里没有背景,也没有人脉,看不上大学只能像父母那样出去打工,重复他们的生活。他们知道考上大学,工作会轻松很多,过得会有尊严,而不会到菜市场为了两块钱去和小贩讨价半天。大学起码给了你一张文凭,有了这张文凭,你才有资格到那些大公司去应聘,拿到较高且稳定的收入。

2.父母希望孩子的路能走得更顺些,能有更多选择的机会。相比没有上过大学的人他们的文化自然没有你高,他们的技能没有你多,证书没你多。虽然不一定上大学你以后就能满足,但是总比那些人瞒满足的多。更何况现在企业招收本科都不想要,基本都是名校,要不就是学历高,那他们没有学历就不要提了。上大学成为了通往“康庄大道”的捷径,有了学历往后的路才能顺顺利利的。

3.孩子可以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本领,在大学你认识的同学都是经过高考筛选出来的,他们来自五湖四海,有着不一样的习惯,不一样的优点,不一样的处事方式。在大学里你可以结识志趣相投的朋友,会为了共同的理想而努力奋斗,甚至你可能还会收获爱情,收获你的另一半,而爱情,是人生中与事业同等重要的两件大事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和一帮优秀的人在一起,我可以补充自己的不足,自己也会变得更加优秀。父母也希望你变得优秀,结交优秀的人。鲁迅先生曾说:“父母存在的意义并不是给予孩子舒适和富裕的生活,而是当你想到你的父母时,你的内心就会充满力量,充满温暖。从而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因此获得人生真正的乐趣和自由。”其实,总有一天你会明白,父母是这个世界上你花心思最少,但却最爱你的人。

05后对父母儿时生活知多少来自西北偏远小镇初中的微调查

从哪件事开始,你体会到父母的艰辛?

那是高三的时候,家里发生了一件事情让我开始意识到父母的艰辛。我记得当时因为我是高三,爸妈都没告诉我,都打算瞒着我,但是我是那种有蛛丝马迹就很容易察觉出来的人,再加上高三的时候内心比较敏感,所以一些小事我也能想很久到底是为什么,所以最后他们还是没有瞒住我。

我还记得那天爸爸来学校给我送饭,我看到他的第一眼,我觉得他老了好多,但是我又不知道为什么,就很心疼。可是爸爸家里的事情都没说,一直在问我在学校过得怎么样,也没有我的学习,但是就是一直在鼓励我。在最后要走的时候,他才跟我说哥哥回家了,我顿时就觉得不对劲了,我问他为什么回家了,他就说哥哥只是回来看看,听了这话,我觉得事情好像不是很好,因为哥哥从来都不是恋家的人。

当天晚上我就打电话给哥哥了,哥哥跟我说话的态度很差,我问他发生什么了,他就凶我,要我别多管闲事。于是第二天我就完全不能专心听课,我觉得有很严重的事情发生,我就一直给爸爸打电话,他很忙挂了我好几次,我还是一直打。我就一直威胁他,我说我不想读书了,你来接我回家吧。最后无奈爸爸来了学校,他很生气,刚干完活饭还没吃,嘴巴都是干皮,还在一直稳定我的情绪。

我还是一直问他,他最后告诉我哥哥借了高利贷,欠了很多钱,在外面被追债才回到家里找他们要钱的。爸爸当时说着说着情绪就变得很激动,他说我和哥哥都让他不省心,他饭都没吃就过来了,就是怕我想不开。我当时看见爸爸背上全是灰,头发也变得白了好多,我真的心酸得说不出话。他跟我说妈妈因为这件事情饭都吃不下,每天也不说话。


我知道家里生意不好,哥哥欠债这件事情肯定对爸妈的打击很大,读了一本大学毕业四年的人没有一点成就,还给家里带来了这么大的麻烦。他们也是农民出身,没读什么书,在村里白手起家养两个小孩,为了供他们读出去见识更多的世界,结果两个小孩都让他们心力交瘁。我现在想想我当时也挺不懂事,不能为他们分忧,还给他们带来了更多的担忧。

也是因为那个下午,爸爸的那番话,我彻彻底底体会到他们的不易,他们努力生活的艰辛。所以一直到现在我都想着能为他们减轻一些负担就减轻一些,我还年轻,可是他们正逐渐老去,我希望我能靠自己的努力让他们变得不再这么辛苦。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anshiedu.com/artdetail-6553.html
 推荐视频

一拳超人 第二季 OVA6[电影解说]

古川慎 石川界人 梶裕贵 高山南 樱井孝宏 日野聪 鸟海浩辅 羽多野涉 山本祥太 真野步

90年代秀 第二季

维尔摩·瓦尔德拉玛 米拉·库尼斯 汤米·钟 柯特伍德·史密斯 托弗·戈瑞斯 阿什顿·库彻 劳拉·普莱潘 黛布拉·乔·拉普

风之刀粤语

郭富城 梁小冰 林文龙 袁洁莹 蔡少芬 梁家仁 刘江 姚正箐

森林大帝[电影解说]

太田淑子 松尾佳子 小池朝雄 新道乃里子 明石一 田村锦人 胜田久 加藤精三 川久保洁 熊仓一雄 关根信昭 山本嘉子 千叶顺二

复仇岛[电影解说]

布鲁斯·坎 朴熙顺 尹珍序 金仁权 朴哲民

以牙还牙[电影解说]

韩石圭 车胜元 吴光禄 宋永彰 金知硕

节奏组[电影解说]

布蕾克·莱弗利 裘德·洛 斯特林·K·布朗 丹尼尔·梅斯 马克斯·凯塞拉 杰夫·贝尔 拉扎·杰夫里 理查德·布雷克 杰德·阿努克 杰克·麦克维 伊万娜·贝斯克 大卫·达根 纳赛尔·米马齐亚 阿米拉·加扎拉 托菲克·巴霍姆 努拉·凯利 尤娜·卡里尔

夜半鬼敲门4:致命的家[电影解说]

Terri Treas 威廉姆·卡特 Scott Burkholder 丹妮·狄龙 戴布思·格里尔

 用户评论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