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社科院一年待遇「湖南男人考上社科院研究生35岁成集团总裁一年赚10亿美元」

首页 » 影视问答 » 正文

1956年,熊晓鸽出生在湖南湘潭一个普通家庭。

家境贫寒、普通,但他的父亲却不普通。

(熊晓鸽)

老熊是一名退伍转业战士,曾在战场抛头颅洒热血,与敌人顽命抵抗。

他的战友就是英雄战士黄继光。

当时,熊晓鸽父亲21岁,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

他与战友们一起浴血奋战43天,死守坑道14天。

最后穿过枪林弹雨,将布满381个弹孔的旗子插在上甘岭主峰上。

虽然战后,部队被授予荣誉,可遗憾的是,老熊被炸伤了左腿,再也无法上阵杀敌。

最后,老熊只好抱憾退役转业,到湘潭钢铁厂工作,成家立业。

就这样,工作第3年,老熊成功升级当爹,他将满腔抱负寄托在儿子身上,取名为“熊晓鸽”。

因为当年,每个受伤退役的英雄,都会被授予一枚纪念勋章。

勋章上面是一只白鸽,象征着祈愿世界和平的美好愿望。

然而,在那个时代,这个夙愿终究太过理想。

作为平民老百姓,斗不过但躲得起。

为了保护儿子,老熊经常将儿子反锁在家,不让他出门。

平时,害怕熊晓鸽无聊,老熊便会买些收音机、闹钟等小玩意,给他消遣打发时间。

当时,熊家的邻居是个电工,会组装收音机,修、拆小电器更是不在话下。

熊晓鸽经常缠着他,拜他为师,跟着他学手艺,慢慢地,熊晓鸽就迷上了这种技术活。

11岁时,熊晓鸽成功出师,能够独立组装一台六晶体管收音机。

可那时,熊晓鸽想要上大学,无疑是异想天开,只能死了这条心,好好去打工赚钱。

看着儿子如此有天赋,老熊直接申请退休,让熊晓鸽顶替他的位置,在钢铁厂当一名电工。

当时,湘潭钢铁厂是湖南第一大钢铁公司,工作虽然辛苦,但福利待遇不错。

逢年过节,每人一袋大米、一桶油、一袋面,下班后,一群人还会聚在一起唱歌、拉二胡,生活滋润得很。

可是,纵使生活过得顺坦,熊晓鸽这只白鸽,只想做飞往大学校门的白鸽,而不是待在乌黑黑的厂子里挥霍青春。

1976年10月21日,沉闷的钢铁厂里,突然响起广播的声音,传来一条振奋人心的消息:

久闭多年的大学校门终于打开了,高等院校招生考试正式恢复。

熊晓鸽立即热血沸腾,他没想到,自己当了4年的工人,也有熬出头的一日。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他立马请假回家复习,准备拼一个奇迹。

那两个月,熊晓鸽将自己反锁在房间里备考。

他的房间里,一面书柜摆满了复习资料,熊晓鸽天天窝在书桌前,不分昼夜复习看书。

学累了就睡,睡醒了接着学,床头柜只放着一筐橘子,那是他用来提神醒脑的玩意。

1978年7月20日,熊晓鸽胸有成竹,踏入高考考场。

最后,好在万事顺意,熊晓鸽一举考进湖南大学。

要知道,那年一共有570万人参加考试,最后只有27万人进入大学殿堂。

幸运的是,熊晓鸽就是这27万人中的一个。

“如果我真的是一只早晨的鸽子,那么1977年高考就是早晨那第一缕阳光,驱走了一切命运的阴霾,照亮了精彩人生的前路。”

如果当年,熊晓鸽没有选择拼一把,或许他现在也只是个下岗工人,远没有如今的成就。

因此,当机会出现时,一定要拼命抓住,而不要贪图目前的安逸,果断放弃一条冒险的路。

只要你闯出名堂,冒险的路也能变成你的后路。

湖南大学成了熊晓鸽辉煌人生的起点,可有得必有失,熊晓鸽就这样失去了最重要的人。

当初,选择湖南大学,熊晓鸽更多的是因为母亲。

父母在不远游,熊晓鸽希望上大学后,也能常回家见见母亲。

两人约定,一定要半个月见一次面。

如果半个月的约定时间一到,熊晓鸽还没回家看望她,母亲一定要到学校找他。

此后,两人都默契地遵循着约定,熊晓鸽有时候学业繁重,半个月一到,母亲就会拎着一袋水果、罐头来湖南大学看他。

有一天,母亲来看望儿子,熊晓鸽照常带着她逛校园,母亲一边走一边感叹:

“你太幸福了,我下辈子也要读书,考这样的学校。”

然而,没曾想,那是母亲最后一次遵守约定,那一面,竟然成了两人的最后一面。

得知母亲去世,熊晓鸽伤心欲绝,突发高烧,被送往湖南大学医院输液。

住院部门口不远处,有个废弃的防空洞。

那天下午,一个女生不慎溺水身亡,她的shi体暂时放在防空洞门口。

她是大一新生,母亲收到女儿的噩耗,急忙从老家赶到学校。

那天晚上,屋外可怜的老母亲守着冰冷的女儿,哭声响彻整个医院。

而屋内,一个落寞的男生呆呆躺在病床上,手上插着输液管,默默流泪,想着离去的母亲。

母亲去世后,熊晓鸽发誓要更加努力,读出成绩,以告慰母亲的在天之灵。

那时,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开始与国外来往、合作,而当时,湖南基础建设搞得风风火火。

就这样,许多国外专家携家属一起来到湖南。

湖南大学灵机一动,就请这些家属到学校教英语口语。

近水楼台先得月,熊晓鸽就天天与他们一对一训练口语,还向他们请教问题,了解国外文化。

以至于到后来,熊晓鸽不仅口语突飞猛进,还深谙国外文化知识,校方特别欣赏他。

后来,专家回国,家属也跟着回去了,为了纪念这段经历,学校校方决定写一篇新闻稿。

新闻稿需要中英双语,这个活就自然而然落到熊晓鸽头上。

就这样,一篇《来自太平洋彼岸的友谊》发表在《湖南日报》上,署名熊晓鸽。

当时,报社接到稿件,编辑部内部看了一眼,直接通过,马上安排发布。

熊晓鸽也得到了7元稿费,在当时看来,这笔钱算得上一笔巨款,足够让熊晓鸽暗自窃喜一阵子了。

“我的天,7块钱啊,没想到写新闻稿还能赚这么多钱......”

经这事的启发,熊晓鸽认为自己天生就是当记者的料,于是决定进军记者界,立志成为一名优秀记者。

从那之后,他立下志愿,决定大学毕业后,攻读社科院新闻系英语采编专业的研究生。

然而,事与愿违,第一年熊晓鸽没过分数线,与英语采编专业失之交臂。

考场失意,职场得意。

虽然没考上研究生,但好歹也是名校毕业生,熊晓鸽待遇自然不差。

大学毕业后,熊晓鸽被分配到机械工业部下属的干部管理学院,做英语教师,兼职做学院的翻译。

可是,熊晓鸽这只白鸽,愣是要把采编研究院大门撞破,即使撞得头破血流,也在所不惜。

就这样,熊晓鸽耗了3年,最后终于以第三名的成绩,考取研究生。

也许当初熊晓鸽没有死磕到底,出国留学的机会也就跟他没什么关系,他也不会遇到他的知音。

如果明确自己必须要做一件事,那就一定要拿出“撞不到南墙不回头”的气势,一定要硬着头皮走到最后。

人生没有从天而降的运气,有时候坚持下去,也就等于在累积运气,坚持到一定极限,运气就是锦上添花的事。

老天不会辜负你的坚持,你的每一分努力,老天都会加倍奖赏你。

熊晓鸽正是如此,敲开研究院的门后,一路绿灯通行,迎来了人生的高光时刻。

进入采编中心,熊晓鸽也获得了机会,多次上稿《中国日报》。

当时,他写的是英文稿,稿费最高,一千个单词就有20元。

靠着笔杆子,熊晓鸽赚得荷包满满,在报社也小有名气。

有位哥伦比亚大学的外教,可是熊晓鸽的忠实粉丝,经常看熊晓鸽的文章。

他认为,熊晓鸽未来大有可为,一直鼓励他出国留学,可熊晓鸽一心只想进入新华社,对外教的建议不怎么感冒。

但外教惜才,不肯放弃,三番两次逮着熊晓鸽就劝说,软磨硬泡,最后终于说动熊晓鸽。

外教有一定的知名度,还主动为他写了一封推荐信。

有了外教的名誉背书,再加上熊晓鸽本身技术过硬,于是顺利被波士顿大学录取。

1986年8月23日晚上,熊晓鸽兜里揣着38美元,只身来到波士顿求学。

三天前,有位中国女演员罗燕,比他先到波士顿大学,兜里比他多了22美元。

两人身处异国他乡,惺惺相惜,很快就走到了一起。

熊晓鸽谈恋爱猛,学习也猛,仅花了8个月,就将所有的课程学完,拿到传播硕士学位。

期间,为了赚取学费,熊晓鸽一边上学一边做助教,周末还跑去修车行打下手。

1988年,导师的朋友创办一份电子杂志,正愁找不到人手,导师就将自己的得意门生引荐给朋友。

就这样,熊晓鸽被卡纳斯出版社集团招录,有了熊晓鸽,出版社如虎添翼,工作顺利推进。

等到熊晓鸽准备辞职,出版社迟迟不肯放人。

为了留下人才,他们甚至提出优厚待遇,增加报酬并帮忙办绿卡。

熊晓鸽心动了,就答应留了下来。

此后他负责《电子导报》,很快又晋升为主任编辑,在出版社干得顺风顺水。

然而,如果没有麦戈文,熊晓鸽或许能在出版社干到退休。

偏偏是他的出现,改变了熊晓鸽的人生轨迹。

1989年,荣毅仁访美,到弗莱彻学院演讲,卡纳斯出版社赞助招待会、晚宴。

当天晚上,晚宴集结了商界各大名流,其中一位IDG创始人麦戈文,想与荣毅仁攀谈,奈何中文词汇量堪忧。

熊晓鸽自告奋勇,免费充当他的翻译,就这样,熊晓鸽成功在麦戈文面前刷足存在感。

后来,《电子导报》退出市场,熊晓鸽一下子没了方向,马上找麦大哥寻求帮助。

麦大哥也是爽快之人,立即将熊晓鸽招入麾下,成为亚洲业务特别助理,薪水比原先提高了20%。

如今,市面上一直在鼓吹“优秀的人都是不合群的”之类的鸡汤。

但实际上,只有合群的人,才有可能成为优秀的人。

你没有背景,没有关系,那就去认识行业内的牛人,利用人脉圈住行业资源,还愁无路可走吗?

当然,前提是你底子不错,否则也很难打入别人的圈子,再硬的人脉也带不动你。

虽然得到了大佬的青睐,可老麦对熊晓鸽依旧不太放心,于是他准备试一试他的底。

刚加入IDG,麦戈文命令熊晓鸽去合并《国际电子报》、协助旗下的一家企业盈利。

这两个都是烫手山芋,没人敢接,熊晓鸽却完成得很出色,让麦戈文眼前一亮。

然而,考核还没结束,他又憋出大招,命令熊晓鸽及其他两个人,根据中国及亚洲的发展趋势,做一个投资企划方案。

这明摆着就是一次竞聘,谁有本事谁就留下来。

而另外两人是什么人呢?

一个集团香港分公司总经理,一位是亚洲总负责人。

熊晓鸽一个业务助理,拿什么跟人家比?

没办法,实力比不过,拿努力来凑。

那时候,正好是圣诞节,熊晓鸽窝在办公室里,加班加点做出方案,交给麦戈文。

而其他两个人呢?还在慢悠悠地休假过节。

他们觉得,不就是一个助理吗,没必要花费心思去应付,他们随便搞一搞,就能以绝对优势获胜。

结果,麦戈文成全了他们,一纸开除通知书下去,让他们永远休假。

1991年初,熊晓鸽被任命为集团亚太区总裁,负责亚太地区的投资业务。

那一年,他35岁。

为了开拓市场,熊晓鸽建议麦戈文在中国发展VC业务,成立了IDG中国基金。

1993的6月,在熊晓鸽的牵线下,集团出资2000万美元与上海市科委共同创立了中国第一家风险投资公司。

自此以后,熊晓鸽成为将西方风险投资引入中国的“第一人”。

当然,熊晓鸽没有广撒网,一开始入局投资领域,他就精准定位,只关注熟悉的TMT(电信、媒体、科技)领域。

不得不说,熊晓鸽这步棋走得可真准。

之后中国互联网业迎来高潮,熊晓鸽此前播下的种子经互联网一催生,全都开始发芽开花。

2000年开始,熊晓鸽捷报频传,投资的110个项目,均获得超过50%的回报。

这已经远远超过国外VC投资的回报率,熊晓鸽在投资界有了点小名气。

仅一年时间,熊晓鸽就为集团赚了10亿美元,让集团在国际风投界出尽风头。

不说其他的,单看Bai度上市,熊晓鸽就赚了1亿美元。

如家上市,作为最早投资的风投,熊晓鸽为集团取得了数十倍的回报。

2005年,电视台策划了一个创业选秀节目,名叫《赢在中国》。

评委分别是马云、牛根生,以及熊晓鸽。

(牛根生)

热爱唱歌的熊晓鸽,还在节目大展歌喉,与马大哥,老牛哥一起合唱节目片尾曲《在路上》。

熊晓鸽连续当了三年评委,也让他名声大噪,远近闻名。

“他没有马云那么激情,也没有史玉柱那么尖锐,他更沉稳亲切,圆圆的娃娃脸上总是挂着微笑。”

会唱歌会投资的熊晓鸽,靠着“熊式投资法”,成功打响集团知名度。

连续3年蝉联中国风投榜单第一,投资近700多个项目,其中有26个项目估值超过10亿美元。

当然,一直屈身于他人底下做事,也不是熊晓鸽的理想。

2016年,麦戈文去世,熊晓鸽等来了机会,联合泛海集团,收购了IDG全球的业务,翻身当主人。

如今,熊晓鸽掌握着8亿多美元风投,管理着40亿美元和36亿人民币的风险基金,成为创业者们眼中的香饽饽。

毕竟经熊晓鸽之手,他已经创造了近400位亿万富翁。

谁都想自己这匹千里马,能获得熊晓鸽这位伯乐的青睐。

回看过去,如果熊晓鸽没有在那次三人战役中脱颖而出,也就不可能走到如今。

那就是现实版龟兔赛跑的故事。

如果没有兔子的轻敌,乌龟就算拼尽全力,恐怕也很难取胜。

没有两位对手的“安闲休假”,熊晓鸽就算把方案写得天花乱坠,他赢的胜算也不大。

我们常怨天尤人,觉得自己资源不如别人,可到头来会发现,比来比去,比的还是最基础的东西。

那就是,为了完成目标,我们愿意花多少时间,舍弃多少安逸。

换句话说就是,我们愿意下多大的赌注,去搏一个不确定的未来。

时间有双重属性,而我们往往只能看到它的“消费属性”。

将时间花在追剧、打麻将、打游戏上,这虽然满足了消费属性,能让我们得到片刻的欢愉。

但也只是片刻而已,没过几天,我们依旧感觉到空虚无聊。

而如果我们花时间去看书、上课,将时间花在提升自己身上,这等于开发了时间的“投资属性”。

顾名思义就是,我们将时间当作是投资筹码,投资有风险也有回报,各占50%。

可如果将时间花在无意义的事上,得到的只有100%风险。

选择安逸,固然没什么问题,最可怕的也不是安逸本身,而是安逸所带来的后果。

安逸会让我们散失感知危险的能力。

狮子在动物世界里是霸主,可假如拔掉他的牙齿,将他当成宠物来养,给他足够舒适的生活。

过段时间,将它重新放回动物世界,它一下子就被其他动物吃掉了。

没有拼劲,没有求胜欲望的人,注定只能被淘汰出局。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后来有人将后半部分改成“强者生存”。

可我觉得,物竞天择,斗者生存,只有一直战斗,才能生存下去。

作者:朱小畅&罗小洁

湖南社科院一年待遇「湖南男人考上社科院研究生35岁成集团总裁一年赚10亿美元」

他曾是工人,月薪108元,35岁成董事长,如今身家13亿美元

他22岁,被分配到车间当工人;

26岁,当上分公司老总;

32岁,出任集团总裁;

35岁,全票当选为董事长。

短短十余年时间,他从一名普通毕业生,迅速成长为中国乳业第一品牌的掌权人。

他就是潘刚。

2022年,52岁的潘刚,以13亿美元身家,上榜《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

他认为当初自己能从众多小年轻中脱颖而出,一步步走到领导高位,不外乎两点特质:

1、主动出击,把握机会

2、踏踏实实,认真做事

知易行难,我们来看看他是如何做到的。

1970年,潘刚出生在内蒙锡林郭勒盟一个叫“多伦”的小县城,父母都是老师,还是班主任。

在良好家风的熏陶下,潘刚的成绩一直不错。

熟悉他的人都说他是个“很本分、很乖”的孩子。

平时话不多,爱好也中规中矩——不是看连环画,就是集邮。

这一年,他日后的老板——伊利前领导人郑俊怀已20岁,而与他亦敌亦友的蒙牛创始人牛根生12岁。

作为后辈,潘刚大学毕业不久,就很快展现出后浪胜前浪的潜质。

1992年,22岁的潘刚,走出内蒙古农业大学的校门,被分配到呼和浩特市回民奶食品厂,成为一名车间操作工。

那时候,小厂都不包吃住宿。

晚上在哪儿睡觉,成了潘刚需要首要解决的最大难题。

一开始,他在学校借宿了半年,但毕了业还赖着不走,非长久之计,他只有搬到厂里动力机房的值班室去睡。

这里是工人平时白天休息的地方,现在成了潘刚晚上的宿舍。

制冷机器噪音大,没日没夜不停运转。

机房一直震动,潘刚也跟着抖,慢慢也就习惯了。

后来挪到化验室,有了一张行军床,这才结束抖动就寝的睡眠方式。

随着人员扩充,他和几个学生合租,搬到一个简易车库,终于有了一间专属于睡觉的屋子。

生活待遇得到改善的同时,职位也有所提升。

因为学的是食品安全专业,所以潘刚从普通工人调到质检部成为质检员。

负责对液态奶、奶粉、冰淇淋、酸奶等进行抽检,由此熟悉了厂里所有产品。

工资也从每月108块钱,涨到300多块。

虽然还是不怎么富裕,但好歹能够养活自己,安稳度过毕业第一年。

然而,潘刚性子本分,却并不安分。

第二年,他就开始给自己找事。

1993年6月,奶厂在郑俊怀的主导带领下,不断发展壮大,正式改制为“内蒙古伊利实业有限公司”。

盘子大了,蛋糕也要跟着做大。

公司计划在离市区比较远的金川,筹建冷冻食品厂。

虽然那个时代,大家都是分配到厂里的,但也有不想被分配的时候。

比如这个新厂,员工都不愿过去,因为那还是块处女地,纯洁得近乎荒凉。

但潘刚偏偏反其道而行之,竟然主动争取调过去。

好多人劝他:别去,你现在工作稳定,待遇也好,干嘛去受那份苦。

但潘刚不以为然:“去承担更大的责任,才能有更大的提升。”

来到新地盘,潘刚还是做他的质检员。

但小厂分工从来不可能清清楚楚,他和一帮年轻人要包揽工厂运转的全部事情:

采购、结算、销售等等。

厂子好了,个人才会好。

就拿他的本职工作来说,因为当地人烟稀少,更没有工厂企业。

要学习专业的冷冻质检标准,潘刚常常需要到外地去见世面。

有一次,他到常熟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取经,返程途中,没买到坐票。

一千多公里的路程,硬站一天一夜,没有谁吃得消。

潘刚的办法,跟许多有买过站票经验的人一样:

在别人的卧铺下垫张报纸,钻到床底下休息。

贴在耳边的铁轨声,跟当初动力机房的声音比,算是小菜一碟,潘刚没觉得多难,但这趟火车之旅还是让他印象深刻。

因为卧铺旅客的开水,不小心撒到他腿上,烫出一溜红泡。

红的不仅是潘刚的腿,还有他整个人。

鉴于他踏实肯干的工作精神,潘刚很快被提拔为质检部部长,后又升为生产部部长。

1996年,集团再次扩展业务,准备在更加偏远的乌素,办一个矿泉水饮料公司。

不用说,向来积极的潘刚又首当其冲,自告奋勇前去开拓新局面。

这一次,26岁的他,不再是以质检员或者生产部长的名头出发,而是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完完全全独当一面。

多年后,有人问他:为什么一开始就这么努力?

潘刚的回答很朴实,也很务实:“农村出来的,除了努力工作,没有别的出路。”

创业,不是谁都可以的,那需要不菲的资本、难得的运气,以及一些天赋。

我们大多数普通人,当有机会依托在一个好的平台上时,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干好眼前的事。

有句古话说得好: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如何连手头上你看不起的事情,都干不好,又怎么证明,你能干好那些你认为有价值的事呢?

潘刚在每一份工作中,都能体现自己的价值,除了必不可少的自身努力外,得到伯乐赏识,也是机遇之一。

1999年,郑俊怀还是公司总裁,牛根生是副总裁,潘刚是总裁助理。

三位很有实力的商界大佬,在这一年的境遇,开始出现分叉。

郑俊怀铁腕依旧,在总裁之位外,兼任董事长。

牛根生因跟郑俊怀不和,负气出走,创办蒙牛,成为日后伊利的头号大敌。

他走时,想把潘刚也带走,力邀其双飞单干,但被拒绝。

或许,潘刚不见得是出于对郑俊怀有多忠诚,但当他提出想着重发展液态奶业务时,确确实实得到过大领导的鼓励和支持。

潘刚身处基层,对上头斗争少有参与,专心搞自己的事业。

29岁这年,潘刚拿出企业好几年的利润,前后豪砸3亿,成立中国第一个液态奶事业部。

开创性地将牛奶保质期,从几天延长到6个月以上,解决了运输、储存等发展瓶颈。

此后,除了大草原上的民众,全国各地有条件的家庭,都能喝上纯正鲜牛奶,随时随地开盖即饮,口感丝毫不差。

在潘刚出手之前,公司的液态奶收入只有6000万,他来之后,业绩就像牛市,直线飙红。

2000年,该业务收入窜升至5亿;

2001年,12亿;

2002年,24亿;

2003年,46亿……

潘刚因此被称为“中国液态奶第一人”。

液态奶业务逐渐成为公司的核心支柱,他也逐步走到集团权力中心。

2002年,郑俊怀卸下总裁高位,交由潘刚接任。

32岁的潘刚,因此成为当时中国520家重点企业中,最年轻的总裁。

可以说,郑俊怀对潘刚有知遇之恩。

但之后,这位前任总裁的一系列花式操作,差点让集团死在潘刚手里。

2004年6月,郑俊怀突然临时召开股东大会,宣布罢免独立董事俞伯伟。

另一位独立董事王斌,闻讯递上辞职信。

公司发展越来越好,有钱大家赚,还闹啥啊?

原来这两位董事,质疑公司股份结构不正常,尤其在国债投资上存在不理性行为等等。

郑俊怀收到意见后的处理方式,不是答疑解惑,而是直接开除了事。

作为总裁的潘刚,势单力薄,但也大胆发声,在会议记录本上写下“本次董事会不符合有关程序”。

凭此一句,他被免去液态奶事业部总经理职务。

真是说都说不得了。

但没人说,不代表没人查,总归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当年12月17日中午,潘刚作为乳制品协会的主任,正在北京开会,突然接到内蒙检察院的通知,让他马上回厂接受调查。

潘刚心里一沉,感觉不妙。

另一边,郑俊怀因挪用公款,已经被相关机构带走拘禁。

难道违法乱纪的事,潘刚也有参与?

不是。

他担忧的是:老大出事,数十位高管接受调查。

不管最后查出来有没有问题,但凡处理不当,对企业名誉来说,都可能是致命一击。

比如红塔山事件,褚时健就因个人贪念被捕,从而让集团从辉煌至极,走向不归下坡路。

潘刚不想自己奉献了整个青春奋斗的企业,也遭受同样命运。

他接受异地审查24小时后,从包头检察院出来,在回呼市的车上接到政府电话:晚上8点开会。

会议结果重要且明确:由潘刚全面接盘,负责集团整体生产经营工作。

核心人物是确定了,但大局还没有平稳。

潘刚回到公司,看到很多员工都在网上刷董事长被捕的消息,人心惶惶。

这样的状态,怎么可能做得好工作?

做不好工作,生产业绩怎么出来?

业绩没有,他这个代理董事长还有什么用?

潘刚这回,真是被伯乐给坑惨了。

潘刚的大学老师曾评价他:行为举止温和,做事却锋芒毕露。

所谓遇事见人,这次危机事件,也让潘刚展现出真正的实力。

他火速行动,用一连串切实行动力挽狂澜。

12月22日下午,集团一年一度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如期举行,总结今年,部署明年,没有因为突发事件而延期或取消。

潘刚力排众议,定下来年的业绩目标:100亿。

不少人都觉得他疯了:这种负面状况下,能维持住2004年的87亿元营收就不错了,还100亿,根本不可能。

但潘刚不管,他认为公司完全有这个实力。

而且,只有把全厂精力集中在拼业绩上,所有人才不会花闲工夫专注在那些负面报道中。

内部员工迷茫慌乱,外部对手落井下石。

消息出来不久,不少所谓的匿名知情人到处放风:公司即将被收购、合并,彻底玩完。

高管事件纯属个人的个人行为,对公司整体运营毫无影响。

公司现金存款有十几亿,银行授权贷额充裕,生产正常运转,不必担心。

有些供应商和经销商还是不放心,避之不及。

潘刚就把公司大门敞开,欢迎各界人士来厂参观,随意了解。

有些人能躲则躲,有些人却急忙跑来。

股东们堆在办公室,担心郑俊怀挪用的钱里边,会不会有自己出的一份。

于是潘刚提前披露当年公司年报,向股东和投资人展现最大诚意,许以丰厚回报的信心。

内忧外患之际,潘刚很快稳住局面。

潘刚说:“我现在只有35岁,我的职业生涯还有三十年,我可以用自己的人生来赌公司的未来。”

公司未来需要掌舵者,国不可一日无君,应该给潘刚一个名分。

2005年6月,他全票当选集团董事长。

2006年2月,公司财务盘算,上年营收121.75亿,超额完成目标。

并成为中国首家销售额突破百亿的乳制品企业,坐稳龙头老大的位子。

良好的客观现状、充足的信心、具体的目标,潘刚凭借出色的公关管理能力,带领团队迅速走出困局,迎来新生。

2007年,他荣获“中国十大创业领袖”、“最具风采企业领袖奖”等称号。

当潘刚在处理老领导闯下的大祸时,对手牛根生正忙着选秀。

第二届超级女声火遍全国,牛根生花1400万赞助押宝,开启“酸酸甜甜”的营销攻势,品牌和市场占有率,一度反超潘刚。

老大的地位,岂能说动就能动?

潘刚在收拾烂摊子之余,为夺回第一的宝座,把胜算放在了国民大事上——奥运会。

2001年,中国刚刚申奥成功时,潘刚就想:如果让外国人背着牛奶来参赛,那真是一件丢脸的事。

所以他当时就下定决心,要成为奥运赞助商,让世界肯定中国奶的品质。

可那会,公司无论从规模、盈利,还是影响力,都只算内蒙一个稍有名气的地方企业。

想要成为国际大赛的赞助商,凭什么?

高层意见反对得多,支持得少。

奥组会那边给出的答复也不容乐观:还没启动市场开发计划,等规则出来了再说。

潘刚有句名言:

在公司眼中,世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喝牛奶的,一种是不喝牛奶的。

而公司的使命,就是要把两种人变成一种人:喝牛奶的人。

所以,为了让世界各地的运动员都喝上自家的奶,潘刚坚持到底。

他一遍遍跟内部讲前景、谈潜力,跟外部对接磨合、商讨细节,终于达成所愿。

2005年11月16日,潘刚率领团队,通过奥组会重重严格考核,正式成为北京奥运会合作伙伴。

这是有史以来,第一个赞助奥运会的中国食品品牌,潘刚觉得无比骄傲。

这期间,有一次奥组会突然造访公司考察,恰好潘刚在外出差。

副总很急:潘总,不好了,奥组会的来了,你快回来。

潘刚气定神闲地说:来就来,你好好接待,让他们随便看,不怕。

害怕突然袭击,是因为没有做好准备。

只要有底气,啥时候来都不怕。

看完之后,国际奥委会执行委员海斯·伯格,当场感慨:想不到中国还有这么好的企业。

如此一来,中国第一乳制品企业的头衔算是稳了。

这其中还有一段小小插曲。

据说潘刚和牛根生曾经商议好:两家都不参赛。

但不知为何,潘刚却“食言”竞选,还中标了,这让牛根生很不爽。

当主持人向潘刚求证时,他既没否认,也没点头,而是用另一种态度回应:不蹭热度、不炒作。

所以没有必要正面回应,还是坚持清者自清的原则。

虽然对事情没有给出明确答复,但说起和牛根生的关系如何,他倒是很干脆:我和老牛是好朋友。

作为国内排名一二的集团,潘刚认为没有必要搞你死我活的竞争,而是应该共同维护行业利益,齐头并进。

毕竟这年牛根生也狠狠赚足一波眼球和红利,犯不着跟潘刚撕破脸。

2008年7月8日上午10点40分,潘刚手持奥运火炬,顺利交接呼市最后一棒。

十四年后,潘刚再次接过奥运火炬,助力冬奥。

至此,集团成为中国唯一一家,同时服务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的 健康 食品企业。

2022年4月,公司发布财报,全年营收1106亿。

从2005年破百亿开局至今,潘刚雄心不减:千亿只是起点,未来还要创造更大价值。

他认为,做企业,必须手握两镜:一个是显微镜,一个是望远镜。

这样才能既看到远处,又做到精细化管理。

从一个流水线工人,做到如今千亿市值集团董事长,潘刚的成功,正是因为他做到了所说的两点:

1、主动出击,把握机会

用长远的目光看待眼前的风险或困难,在未知中认准潜在的机会,果断抓住。

2、踏踏实实,认真做事

光有雄心壮志,而不安下心来专注做好眼前事,那再伟大的成功也无从谈起。

万丈高楼平地起,一砖一瓦皆地基。

当我们只看到他人身处高位、好不风光时,除了羡慕嫉妒外,还应知晓其背后的登顶之路。

正如有句话说得好:成功的路上从来不拥挤,因为坚持的人很少。

看过再多成功心法、听过再多人生哲理,都不如选定一个方向,亲身去尝试。

条条大路通罗马,难的不是没有路,而是你不去走。

作者:朱小畅&雯鲛

湖南社科院一年待遇「湖南男人考上社科院研究生35岁成集团总裁一年赚10亿美元」

三轮车夫郭荣庆考上社科院研究生给我们的启示

他是个有梦想勤奋的人,人只要有梦想并且努力,完全有可能改变现状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anshiedu.com/artdetail-16598.html
 推荐视频

一拳超人 第二季 OVA6[电影解说]

古川慎 石川界人 梶裕贵 高山南 樱井孝宏 日野聪 鸟海浩辅 羽多野涉 山本祥太 真野步

90年代秀 第二季

维尔摩·瓦尔德拉玛 米拉·库尼斯 汤米·钟 柯特伍德·史密斯 托弗·戈瑞斯 阿什顿·库彻 劳拉·普莱潘 黛布拉·乔·拉普

风之刀粤语

郭富城 梁小冰 林文龙 袁洁莹 蔡少芬 梁家仁 刘江 姚正箐

森林大帝[电影解说]

太田淑子 松尾佳子 小池朝雄 新道乃里子 明石一 田村锦人 胜田久 加藤精三 川久保洁 熊仓一雄 关根信昭 山本嘉子 千叶顺二

复仇岛[电影解说]

布鲁斯·坎 朴熙顺 尹珍序 金仁权 朴哲民

以牙还牙[电影解说]

韩石圭 车胜元 吴光禄 宋永彰 金知硕

节奏组[电影解说]

布蕾克·莱弗利 裘德·洛 斯特林·K·布朗 丹尼尔·梅斯 马克斯·凯塞拉 杰夫·贝尔 拉扎·杰夫里 理查德·布雷克 杰德·阿努克 杰克·麦克维 伊万娜·贝斯克 大卫·达根 纳赛尔·米马齐亚 阿米拉·加扎拉 托菲克·巴霍姆 努拉·凯利 尤娜·卡里尔

夜半鬼敲门4:致命的家[电影解说]

Terri Treas 威廉姆·卡特 Scott Burkholder 丹妮·狄龙 戴布思·格里尔

 用户评论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