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是心脑血管事件高发季节。寒冷容易导致血压飙升,经常有患者的血压高出水银血压表的最高值,俗称“爆表”。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共同危险因素,有效控压是减少心脑血管事件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
血压增高可以出现头痛、头晕等不适症状,也可以毫无感觉。因此,单凭就诊时医生测血压是远远不够的,家庭自测血压优于诊室血压,更能反映血压的日常情况。
养成自我监测血压的习惯。单凭感觉是不能判断血压高低的,因为血压过高、过低都会有头晕、头痛等不适,甚至还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即便血压很高或很低都没有明显的症状。因此,一定要养成监测血压的好习惯。经常有高血压病人感觉头晕了,不测量血压,就自己加上一片降压药,从而导致严重的低血压。因此,科学监测血压非常重要。
血压不宜测得太勤。有人每天都要测多次血压,甚至睡到一半专门起来测血压,往往是越测血压越高,其实不仅没必要,还会因为测得太勤而紧张,引起血压增高。在血压不稳定时,以及调整药物种类、剂量的初期可以适当增加监测。一旦血压稳定,每周选择一两天方便的时间测量血压即可。
监测血压比较关键的时间点包括:①早晨服药前。这是降压药物作用最弱的时候,也是经过夜晚血压生理性降低之后的反弹时刻,这时的血压常常是一天之中的最高点。②服药后2至3小时。这是降压药作用最强的时间段,可以观察血压是否降得过低。③晚上或睡前。夜间迷走神经兴奋,心率和血压在睡眠后都会出现生理性下降。如果血压不稳定,也可到医院做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观察昼夜血压的变化规律,以方便调整药物种类、剂量和用药时间。
血压测量要科学规范。自己测量血压之前应避免剧烈活动,休息5分钟后测量。血压计要定期校准(每年至少一次),可带到医院与医生的血压计同时测量、比较。测量方法要规范,袖带不宜过松或过紧,手臂放置在桌上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线。测量前避免生气、激动、活动,测量中不要说话、屏气,身体放松,避免紧绷。如果测得结果偏高,建议1分钟后再次测量,以去除紧张等因素的影响。在血压稳定之后,可以每周选一天抽测血压,当出现头痛、头晕等不适,或是天气变暖变凉,抑或睡眠不佳、压力较大时,应及时检测血压、脉搏变化。
(作者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主任医师)
《 人民日报 》( 2020年01月17日 19 版)
冬至节气如何养生 要谨防四种高发疾病
冬至节气养生:
1、顺应有然规律,收养好阳气
冬至过后,昼开始变长,夜逐渐缩短,此时起居应顺应自然规律的变化,收养好阳气。应早睡晚起,注意御寒保暖,衣裤既要保暖性能好,又要柔软宽松,不宜过紧,以利血液流畅。
2、勤晒被褥健康过冬
隆冬季节,由于室内的门窗不常打开,这给致病菌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被褥上的细菌和微生物借助人体分泌的汗水及油脂,很容易繁殖。经过了立冬、小雪、大雪三个节气,冬季已经过了一半。盖了这么久的被褥。
这个时候,在阳光充足的日子,最好拿出暴晒,让阳光中的紫外线将各种细菌和微生物杀死。
3、静养
从冬至开始,到小寒、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期,生命活动则开始由盛转衰,由动转静。在此期间应注意养生“冬藏”,科学地运用养生之道,调理得当,可以保证旺盛的精力而防早衰。
天冷之后血压更容易升高吗?高血压病人如何度过寒冬?
天冷血压是更容易升高的,所以冬季是心血管事件的高发季节。患有高血压的病人,建议秋冬季节提前联系主治医师复诊并根据身体状况调整治疗方案。一般来说,秋冬等寒冷季节要比夏季的用药剂量更大一些。这样可以防止血压骤然升高引起心血管事件。可以用一些半衰期长,一天只服一次的降压药,能够减轻用药负担,像平欣缬沙坦分散片、瑞舒欣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等。当然,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生活方式上,高血压病人要注意保暖,尤其是夜间入睡以后、清晨和夜晚出门时、运动前后等时段。运动时建议选择气温稍暖的傍晚4点左右或上午10点钟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