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陈凯歌的电影赵氏孤儿「陈凯歌执导的电影赵氏孤儿还没众多的戏曲版给力」

首页 » 影视资讯 » 正文

对陈凯歌导演的喜爱,仍无法阻止我对其执导的《赵氏孤儿》微辞多多。故事抛弃了原作的起场简单明快、中场一笔带过、尾场快意恩仇的紧凑三段式,同时增加了更多铺陈剧情的旁枝末节,以及更容易为现代观众所信服的人物情感发展轨迹,但是,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个逐渐失控,被人性化大众化的程婴拽着一路狂奔的陈凯歌导演,以及紧随其后孤独到万劫不复的“赵氏孤儿”。

图一:陈凯歌版《赵氏孤儿》外强中干

起源于元杂剧《赵氏孤儿大报仇》

摆脱了《无极》的荒诞,挣脱了《梅兰芳》无形枷锁的凯子哥,仍然没有纵情起舞,似乎许久未跳,舞步已经生疏了许多。陈凯歌版《赵氏孤儿》,最为人诟病的不外乎两处:

一是对传统剧情改编上,不但没出彩,反倒显得拙笨;二是故事发展前紧后松,一泻千里,只能算是半部优秀作品。

其实,《赵氏孤儿》故事古已有之,且被演变为多个戏曲版本,如果不是凯歌导演一直想突破传统,而是随便选一个版本作为影片参照,相信不会受到如此多的非议,战台烽只可叹凯歌导演勇气可嘉,勇猛可畏。

《赵氏孤儿》为元朝时期剧作家纪君祥根据历史史实编写的一部元杂剧,曾名《赵氏孤儿大报仇》。后来代代流传于是演变为《赵氏孤儿》这个通用的名字。是元杂剧中最优秀的历史剧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并被世界许多国家编译为经典故事。成为中国悲剧文艺作品的杰出代表。

秦腔《搜孤救孤》为当代首次改编

当代对《赵氏孤儿》这一题材的发掘中,首先以秦腔为先,《赵氏孤儿》最初为秦腔保留剧目,当时并不叫《赵氏孤儿》,而叫做《八义图》。

叫《八义图》的原因,是故事中,为救赵孤,共出现了八位义士,包括程婴、程婴亲子、韩厥、公孙杵臼等等。秦腔版本还创造了一个叫卜凤的宫女,为救孤儿,在屠岸贾的严刑拷打面前,临危不惧,宁死不屈,直至献出宝贵生命。

图二:秦腔版《赵氏孤儿》剧照

资料记载,1958年,秦腔剧作家马健翎根据传统剧目又将《八义图》改编为《赵氏孤儿》。

马本《赵氏孤儿》,尤其注重人物心理的揭示,出现了大段内心剖白式的唱腔,不仅情节重峦叠嶂,而且感情一咏三叹,特别是程婴将自己亲生儿子奉献出去后,可谓受尽内心煎熬,失子之痛无人知晓,而“卖孤(儿)求荣”却是路人皆知,在责怨与羞辱中保守惊天隐秘的大孤独与大痛楚,使人物的内心血泪涌流,极易催化感人。

京剧版《搜孤救孤》曾因孟小冬而轰动一时

随着京剧艺术的逐步发展,传统曲目也随之逐渐增加,于是便有了同类故事内容的京剧《搜孤救孤》(起初也叫《八义图》),这出戏后来逐渐成为余派的代表剧目,曾因1947年孟小冬在沪上的告别演出而轰动一时。

图三:孟小冬的《搜孤救孤》舞台剧照

1960年,剧作家王雁同时在京剧《按孤救孤》基础上,参考已定名的秦腔《赵氏孤儿》改编出了京剧版的《赵氏孤儿》。首演当时由马连良饰程婴,谭富英饰赵盾,张君秋饰庄姬公主,裘盛戎饰魏绛,于是一出经典的京剧《赵氏孤儿》便由此产生。

图四:京剧版《赵氏孤儿》剧照

不久前,由上海京剧院余派女老生王珮瑜领衔主演的墨本丹青版京剧《赵氏孤儿》于上海大剧院中剧场亮相。这一版本的《赵氏孤儿》剧本依照的是戏曲界所谓的“墨壳老本”,以半个世纪前马连良先生的演出本为基础,并邀请山水画家申世辉创作了一组山水丹青画卷融入舞美设计中,故称“墨本丹青版”。

此版《赵氏孤儿》删减了传统戏中拖沓冗长的情节,保留最经典动听的唱段,以紧凑凝练的叙事节奏,演绎原汁原味的传统老戏。无疑是一次新生而“守旧”的惊喜。

豫剧《程婴救孤》是悲天悯人的舞台精品

而战台烽则以为由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李树建担纲演出的豫剧《程婴救孤》,最具悲壮凄凉色彩,该剧后来被朱赵伟导演拍摄成舞台艺术片,更为精致感人。虽然李树建最被网友熟知的是其“以泪洗面”的感谢辞,但不可否认,豫剧版《程婴救孤》在观剧过程中,同样可以让观众数度领略以泪洗面的悲戚。

豫剧版较为忠实原著,公孙杵臼与程婴,为了救下被祸害至满门抄斩的赵家遗孤,一个献出了自己的性命,一个献出了自己刚出生的亲子。这是一个典型的舍生取义、舍亲取义的故事,但程婴弃子救孤却在世间背负骂名,受尽殴打凌辱,相比公孙杵臼的瞬间决绝,却是更加艰难的非人式煎熬生存。对娇儿的思念,以及真相大白时对“赵孤”的真情道白,是两大段饱含深情的演唱,李树建“以河南豫剧特有的声腔艺术和自身的功力又演活了一个‘程婴’。”

图五:豫剧版《程婴救孤》剧照

豫剧版《程婴救孤》的魅力在于,把一个家喻户晓的古老故事,用现代理念和豫剧特有的艺术手法重新打造出来,内容上保留并强化了程婴在危急时刻表现出来的“忠义”和牺牲精神,同时又赋予这种传统的“忠义”以新的内涵:程婴为救孤忍辱负重,不仅仅是忠君,更是为正义,为民族的命运,也为了自己心中的信仰。

最后,战台烽建议各位在欣赏完陈凯歌版《赵氏孤儿》之后,能找不同唱腔的戏曲版本再重温一下,定有不同的惊喜获得。毕竟,仅有几幕,在有限空间演出的舞台戏曲,更以剧情发展和人物命运为最主要着力点,以使戏曲更加紧凑而酣畅,特别是快意恩仇的最后桥段,绝非没完没了的纠结元素堆砌出来的电影桥段可以比拟。

如何评价陈凯歌的电影赵氏孤儿「陈凯歌执导的电影赵氏孤儿还没众多的戏曲版给力」

赵氏孤儿的剧情简介

《赵氏孤儿》主要讲述民间医生程婴在机缘巧合中卷入了赵氏的灭门事件,并用药箱将赵氏孤儿带出,免遭毒手。而程婴因献“赵氏孤儿”被收为屠岸贾的门客,把赵氏孤儿抚养成人,最终报仇雪恨。

两千多年前,春秋后期的的晋国,一起弑君事件引发了惊天血案。晋灵公是一位荒淫无耻的国君,他大兴土木,征收重税,民不聊生。当朝相国赵盾屡次向灵公进谏,灵公非但没有采纳,反而动了杀机。几经劫难,赵盾脱离虎口,和弟弟赵穿密谋杀掉了灵公。灵公被弑以后,赵盾与赵穿迎接灵公的叔叔黑臀回国继位,也就是后来的晋成公。

成公死后,儿子景公继位。景公三年,其时赵盾已死,大司寇屠岸贾借口赵盾曾“弑君”之名,诛灭忠烈名门赵氏,率兵将赵家团团围住,杀掉了其全家老小,史称“下宫之难”。在这场灾难中唯一幸免于难的是赵朔怀有身孕的妻子庄姬。她是晋成公的姐姐,躲藏在宫中得以幸免。不久,庄姬生下一个男婴,屠岸贾知道后,为了斩草除根,便带人到宫中寻找,却没有找到婴儿的藏身之处。

公孙杵臼带着程婴的孩子冒充“赵氏孤儿”逃到山中;而把真正的赵氏孤儿隐藏起来。屠岸贾率兵来追,程婴“无奈”为他领路,屠岸贾找到并杀死了隐匿山中的公孙杵臼和婴儿。程婴从此背负着卖友求荣的骂名,与真正的赵氏遗孤一起隐居山林。

赵氏孤儿被草泽医生程婴带离驸马府,这个孤儿就是后来的赵氏孤儿。程婴为接近屠岸贾,让赵氏孤儿认屠岸贾为义父。随着赵氏孤儿逐渐长大成人,与屠岸贾的养女屠岸柔荑发生了恋情,就在他们打算喜结连理的时候,程婴忽然说出了这个惊天秘密……

后来,他和程婴在晋国大夫韩厥等人的帮助下为父辈报仇,杀死屠岸贾,恢复了赵氏的土地和封邑,程婴的忠义之举也随之大白于天下。

扩展资料

《赵氏孤儿》是上海东方影视发行有限责任公司发行,由陈凯歌执导葛优、王学圻、黄晓明、范冰冰、海清、鲍国安、张丰毅、赵文卓、王瀚、赵文浩等人主演的古装电影。改编自中国古典戏剧《赵氏孤儿》。

《赵氏孤儿》的核心主旨是塑造了程婴这样一个严重有悖传统中国宗法伦理规范,弃亲生子不顾,将他人孩子抚育成人的平民悲情英雄角色。就该一核心题旨的意图表达来说,观众确实能对程婴的平民英雄形象产生一定的认同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赵氏孤儿》

如何评价陈凯歌的电影赵氏孤儿「陈凯歌执导的电影赵氏孤儿还没众多的戏曲版给力」

试比较杂剧《赵氏孤儿》和电影《赵氏孤儿》的异同

一,剧情及人物形象塑造上的改动
剧情方面,元杂剧里晋灵公没被害死,并是屠岸贾灭赵氏满门的推动者,赵朔是用短刀自杀而死,赵盾被灵辄救出不知去向,韩厥将军为救赵氏孤儿自杀而死,公孙杵臼为救赵氏孤儿自己撞死,程婴没有死并在最后受到赏赐(明刊本)。而在电影里改成,晋灵公被屠岸贾与宦官合谋害死,赵朔遭屠岸贾暗算被杀,灵辄没有成功救出赵盾,两人都死了,韩厥没有死但却被屠岸贾毁了容,公孙杵臼被屠岸贾杀害,程婴被屠岸贾杀害。这是电影对元杂剧的主要改动,但没有改变故事的主要内容,与故事的主线———屠岸贾杀害赵盾一家只剩下赵氏孤儿,程婴牺牲自己的儿子救出赵氏孤儿并把他抚养长大,最后赵氏孤儿为赵家报仇雪恨相一致,因此在故事框架上电影版还是遵循原著的,这些改变还是可以接受的。
但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电影版则极大的颠覆了元杂剧。
首先,屠岸贾的“反面性”被淡化。纪氏中的屠岸贾是个凶残、不择手段的残暴形象,为了斩草除根,不惜杀掉全城的婴儿。而电影中的屠岸贾的反面性极大的被淡化。从最开始的受到晋灵公的挑拨离间,代替晋灵公认错,遭到赵盾及子赵朔的讽刺、侮辱等,相对来说屠岸贾的隐忍,似乎更容易让人赋予其一丝同情。赵氏满门的惨灭也让人觉得 “目中无人,嚣张跋扈”的赵氏是“罪有应得”的,屠岸贾的凶残性便带有了那么一丝报复、报应的意味。这同时也淡化了救赵孤的必要性,这样蛮横无理、甚嚣尘上的赵氏家族,其婴儿为什么一定要牺牲那么多人,牺牲另一个孩子的命去得以保存呢!影片前半部分,屠岸贾杀光赵氏家族的冷酷无情、挥刀劈向韩厥的阴险毒辣及摔死程婴儿子时的凶狠,所有这些到电影的后半部分好像全都没有了,转而来的是一位溺爱、慈祥的父亲形象。甚至在他知道程勃就是赵孤时,在程勃遭人围困时,凭着那句“干爹,救我”,毅然而来的只身冲入敌群中。这样的屠岸贾没有了元杂剧中那样单一的凶残,人物形象更半满,丰富。事实上,对于无子的屠岸贾,对赵孤十五年的养育,其浓浓的父子情远胜于其想杀死赵孤的残酷,影片这一塑造则更符合人性的真实。
其次,程婴的形象得到重点突出。元杂剧中更侧重于奸臣屠岸贾凶残的步步紧逼与多位义士的前仆后继的牺牲形成强烈的戏剧冲突,突出的是群体英雄形象。电影则集中刻画程婴,讲述其救孤和养孤的过程,剖析他内心的矛盾和痛苦,使程婴这一人物形象更为饱满,而其更重要的还是对程婴这个人物的英雄气息及忠义精神的瓦解这一全新人物塑造。电影中的程婴只是个草泽医生,只是个满足于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平民。他救下赵孤更多是被赵庄姬的死而感动加之其对赵孤的同情,带孩子回家也只是出于人性想让孩子吃饱再送走,之后的失去自己孩子救下赵孤都是因为一系列的巧合冲突把他推到事件的风口浪尖,而他只是无奈的被迫接受一切,其内心的挣扎和痛苦也被刻画的很明显。稀里糊涂的被卷入,失去妻儿的程婴最终违背了庄姬的遗言,决定成为屠岸贾的门客,让赵孤认贼作父,他要等程勃长大后带到屠岸贾面前告诉他真相,因为他认为杀一个人杀心比杀身更残忍,他是这样被对待的,他也要用这种方式进行报复,这里的复仇不再是为了正义,不是正邪之争而更多的是个人私怨的报复,程婴赋予赵孤的不是三百多条人命的血海深仇,而是把赵孤当成其为妻儿报仇的工具。至此,元杂剧中那种“因果报应”、“忠义”等精神内涵被消散殆尽,程婴不再是一个传统戏曲中的忠义英雄,没有崇高,没有神圣,只是演绎着一个庸人、俗人、常人的命运。
再者,其他人物的塑造上也有了很大的改动。如韩厥不再是一个充满正义的对屠岸贾不满,为了保留赵孤甘愿自刎的英勇将军,而是屠岸贾的一个更近于“贪生怕死”的手下,最后因为震撼于庄姬的死,而在认为自己可以侥幸不被发现的情况下放走了程婴及赵孤,被屠岸贾毁容之后,便日夜处心积虑想要报仇,这又赋予了韩厥一丝狭隘的小市民气息,而其每晚与程婴的会面,围绕程勃的教育等问题的讨论,更是让韩厥与程婴的关系暧昧不清,这一点也是很多观众所不能接受的改动之一。公孙杵臼不再是为了忠义自杀,变成了被屠岸贾杀害,这一改动淡化了公孙的英雄气概,减散了其光芒,但因其身份的变化(只是赵盾的同事)也似乎还算合情合理。
最后,便是此故事的中心人物——赵孤了。在元杂剧中,赵孤隐于山林二十年,只为了功成复仇,是个背负着血海深仇的人物形象,而电影中的赵孤,更多的是展现了他与屠岸贾和程婴之间的父子之情。他在一个严父——程婴,一个慈父——屠岸贾的关怀、教育下,无忧无虑的成长。影片中,他与屠岸贾在草地上的那一幕更是极大的渲染了他和仇人屠岸贾的浓浓的父子情。当屠岸贾受伤时,不惜威胁“亲父”程婴,抢走独门奇药,衣不解带直至伺候义父伤愈。这样浓厚的父子情,使得他根本不相信程婴告知的真相,却在经屠岸贾证实之后,十五年的养育之恩却瞬间崩溃,挥刀劈向昔日情深似海的义父。最后,虽然导演用程婴之死来刺激程勃刺向屠岸贾,使之杀义父之行更在理些,然而本片的主旨在于表达新时代的人性真实,而赵孤杀屠岸贾这一行为无疑是与影片的意图相矛盾。影片浓墨重彩的渲染了屠岸贾与程勃的父子情,表现出了更胜于程勃与程婴的亲子情,却在一瞬间翻脸,即使屠岸贾屡次留情,仍无动于衷,像变了个人似的拼尽生命去复仇。这样的安排着实令人费解。
影片中韩厥曾说程婴的这一复仇行为对程勃不公平,养育了自己十五年的慈父却是杀害自己全家的仇人,还要手刃昔日爱父,这对赵孤的心理冲击力之大可见一斑。影片的改写,让赵孤不至于没日没夜活在仇恨和复仇的痛苦中,而是像个正常的孩子,快乐的成长,这也就是陈凯歌导演想要表现的人性回归。然而影片结尾在屠岸贾三番四次留情劝程婴赵孤走时,程勃只是喊着“我就要你的命,为我爹报仇”就极大的矛盾了影片的主旨。整部影片看下来,矛盾处,纰漏处随处可见。不知编剧在改编剧本,重新塑造人物时是否注意到了如何去修缮其复杂的人物关系及人物心理的转变。
二,内涵、思想上的不同
纪氏之《赵氏孤儿》以及《史记》中所记载的赵孤故事,都是表现出“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生死相托”等牺牲精神。其表现出的“忠义”令人震撼。而陈凯歌导演的电影版似乎更侧重于个体草根的“命运悲剧”,虽然保留了故事的雏形,但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已经荡然无存。影片的英文翻译是“Sacrifice”,但其陈导演坚持的“人不会主动献死”的思想与片名已是矛盾。公孙的被杀;韩厥与庄姬的争抢,及“还给你,我就是死路一条”的惜命;程婴的被迫无奈、痛苦、私怨等都将传统戏文中要表现的忠义、崇高极大的淡化。只在影片的前半段,赵盾的义仆用身体扛着车轮救主的这一场面表现出来。在“大仁大义”、“拼死尽忠”的现代,这样的场面还是足以震撼人心,让观众不由生起一股崇高感。所以,导演所谓的新时代人们对仁义崇拜的淡化更注重个体本位思想的变更,影片必须切合时代要求改变成为更具人性真实色彩的故事是很有必要之说,显然缺乏其说服力。不可否认,现代人们对传统思想中的“忠义”、“牺牲”精神日趋淡化,自“打到孔家店”以来对儒家思想的瓦解,现代人更多的是强调“以人为本”,强调个体意识。但是,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即在于其所传达表现出来的崇高精神,在于其展现的人性的光辉,如果仅仅是保留了故事雏形,思想内涵完全改版,那我们对这一经典的继承还有什么?打着与时代接轨的旗号,肆意的改编,甚至颠覆经典,这就是所谓的传统文化的当代阐释?如果导演要表现其人本思想,大可另写剧本,一方面对经典之“舍生取义”的继承,另一方面又表示怀疑而篡改经典,这样不仅让影片自相矛盾,站不住脚,更是对经典的一种颠覆,也对后代对经典的正确理解、继承有着负面影响。
改编历史故事从来都要尊重原作,原汁原味地再现历史环境,即使是增加人物和改变情节,极力吻合当时的时代特征的创作,也有旧瓶装新酒的做法。从根本上否定历史的客观性、真实性,通过消解和颠覆,向传统文化经典进行抗争和挑战,这种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性的文化研究和文化批判往往不尊重历史的客观实在性和客观规律性。现今中国影视剧坛本着各种目的对传统经典作品的肆意篡改,恣意编写不但越来越偏离经典精髓,乃至越来越低俗肤浅甚至恶趣味的同时带来了极其深远的负面影响。陈凯歌的《赵氏孤儿》完全颠覆了元杂剧中关于正义、诚信和复仇的主题,也许正如陈凯歌所说“我想拍一个可信的故事,如果扣一个忠义的帽子给程婴,今天的观众会不会觉得可信,谁会拿自己的孩子的死去换别人孩子的生?……这部电影里没有历史,只有人性,没有被历史推着走。”依照陈导所言,那《赵氏孤儿》传颂千年的、留给我们的还剩什么?在“个体”被无限放大的今天,我们越来越无法理解两千多年前,那个烽火连年、生命贫贱的年代,在抱团取暖远比尊重个体重要得多的岁月里,他们对生死的看法,对承诺的看法,绝对超越了现代人对人性的看法。尤其是在元杂剧里,程婴除了牺牲自己的孩子,还要假装背叛公孙杵臼,背负世人对他人格的唾弃,只为他心中存有的真、善、美。为什么这个故事被文人们反复讲述,为什么《赵氏孤儿》能成为经典,就是因为这股子让人敬仰的“士”气,这股子愚忠,这股子荡气回肠又虚无无比的“忠义”之气。这岂是今日之我们能够体悟得到的,当“范跑跑”成为网络偶像,当郭美美拿着捐赠金肆意挥霍时,我们已不可能在生活中体验元杂剧《赵氏孤儿》的浩然正气了,所以我们更加寄望艺术作品能还原过去的历史,满足今日的匮乏。即使身心已无法做到,但会仍被其感动,心仍向往之!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anshiedu.com/artdetail-6458.html
 推荐视频

永夜星河

虞书欣 丁禹兮 祝绪丹 杨仕泽

一拳超人 第二季 OVA6[电影解说]

古川慎 石川界人 梶裕贵 高山南 樱井孝宏 日野聪 鸟海浩辅 羽多野涉 山本祥太 真野步

90年代秀 第二季

维尔摩·瓦尔德拉玛 米拉·库尼斯 汤米·钟 柯特伍德·史密斯 托弗·戈瑞斯 阿什顿·库彻 劳拉·普莱潘 黛布拉·乔·拉普

森林大帝[电影解说]

太田淑子 松尾佳子 小池朝雄 新道乃里子 明石一 田村锦人 胜田久 加藤精三 川久保洁 熊仓一雄 关根信昭 山本嘉子 千叶顺二

复仇岛[电影解说]

布鲁斯·坎 朴熙顺 尹珍序 金仁权 朴哲民

以牙还牙[电影解说]

韩石圭 车胜元 吴光禄 宋永彰 金知硕

节奏组[电影解说]

布蕾克·莱弗利 裘德·洛 斯特林·K·布朗 丹尼尔·梅斯 马克斯·凯塞拉 杰夫·贝尔 拉扎·杰夫里 理查德·布雷克 杰德·阿努克 杰克·麦克维 伊万娜·贝斯克 大卫·达根 纳赛尔·米马齐亚 阿米拉·加扎拉 托菲克·巴霍姆 努拉·凯利 尤娜·卡里尔

 用户评论
 正在加载